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07974
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的眼动脉阻塞
http://www.100md.com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2000年第3期
     作者:杨 红(译)

    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关键词:

    德国医学000322Dieter Schmidt, Manfred Zehender

    Arterienverschluß des Auges bei infektiöser Endokarditis

    1856年Virchow首次报道了1例死于心内膜炎的27岁女性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存有栓子。在抗生素前的年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发生中央动脉阻塞(ZAV)或动脉分支阻塞(AAV)是最常见的,而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则较少见。目前,免疫力低下或药物依赖患者及年老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原因。

    近来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年有6.2/10万的人患感染性心内膜炎,12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9例(11%)出现视网膜的改变。一些文献强调,视网膜动脉很少受累:207例或10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分别有1例发生视网膜动脉病变或150例中没有发生1例。1961年以来,对受累的心脏瓣膜施行手术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http://www.100md.com
    病例资料

    病例1:33岁男性患者,3周前被确定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接受大剂量的抗生素治疗时,左眼因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突然失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结合超声检查结果(赘疣伴主动脉瓣膜的环形脓肿)提示必需施行外科手术。在心脏手术中发现有1个2cm深的脓肿腔位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基底之间。受感染的瓣膜被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治疗。术后2年3个月的观察期间无复发,左眼仍失明。

    病例2:35岁男性患者,患有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几个月来右眼发生了动脉分支阻塞,其心脏瓣膜多个缺损。此药物依赖性患者拒绝手术治疗。3个月后右眼因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完全失明。在大剂量的抗生素治疗下,感染性心内膜炎痊愈,右眼仍失明。1年后该患者死亡。

    讨论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最常发生在老年人的动脉硬化基础上,多见于动脉性高血压,但也可见于颈内动脉阻塞或高度狭窄以及心脏病患者(绝对性心律失常、心房纤维性颤动、心脏瓣膜缺损、卵圆孔开放)。
, 百拇医药
    鉴别诊断中必须考虑到感染性心内膜炎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或动脉分支阻塞的关系。此外,对患有炎症性动脉疾患的老年患者还应注意与颞动脉炎鉴别。对眼部血管阻塞的患者以及有炎症性血管疾病征象的患者仅仅想到颞动脉炎而立即给予皮质激素治疗是很危险的。在血管阻塞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的病例中应用激素治疗可能导致死亡,这种病人必须立即给予大剂量的抗生素治疗。

    第1例患者尽管应用广谱抗生素加强治疗数周,一般状况仍不断恶化。左眼突然失明促使立即采取手术治疗并置换心脏瓣膜,因为继续保守治疗将会发生其他的器官遭受细菌栓子栓塞的危险。

    第2例药物依赖性患者同样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接受抗生素强化治疗后,心脏瓣膜的严重感染得到了控制。这可能是一个少见的例外,因为一般情况下保守治疗难以治愈这样严重的疾患。

    Hogevik于1995年观察了9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瑞典哥德堡进行的1项前瞻性研究)。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相关,8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特别高(年发病率22/10万居民)。值得注意的是,只有7%的患者是药物依赖性,而15%为人工心脏瓣膜患者。大多数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平均年龄69岁),年龄8~88岁。由此可见,对那些原因不明的炎症性全身疾患的老年患者,常常要想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
, http://www.100md.com
    本文病例告诉我们,在今天抗生素的年代仍可发生不可逆的失明。因此,必须迅速采取内科和心脏外科的治疗手段。

    结论 心脏手术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死亡和病死率明显下降。抗生素控制不良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发生眼部由栓子引起的动脉栓塞,是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尤其是超声检查显示在瓣膜区有心性脓肿时。

    Ophthalmologe,1999,96∶264-266

    Epidemiology Unit,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London,UK,Department of Geriatrics,Dieter Schmidt, Manfred Zehender(Universitäts-Augenklinik Freiburg,Germany), 百拇医药